敦煌莫高窟历史背景_敦煌莫高窟历史背景简介
现在,请允许我来为大家详细解释一下敦煌莫高窟历史背景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关于敦煌莫高窟历史背景的讨论,我们正式开始。
1.敦煌历史背景
2.莫高窟开凿的历史背景
3.敦煌莫高窟月芽泉介绍敦煌莫高窟介绍
4.敦煌莫高窟的由来
5.敦煌莫高窟的历史
敦煌历史背景
一、简述敦煌石窟的形成历史背景和价值
敦煌石窟
石窟寺源于印度,随佛教东传经阿富汗、新疆至敦煌,后又传入中原,出现麦积、炳灵、云冈、龙门、大足等石窟。一般人们以敦煌、云冈、龙门为中国之三大石窟。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东千佛洞、水峡口下洞子石窟、肃北五个庙石窟、一个庙石窟、玉门昌马石窟。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安西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玉门市境内。因其各石窟的艺术风格同属一脉,主要石窟莫高窟位于古敦煌郡,且古代敦煌又为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故统称敦煌石窟。莫高窟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时间最早(另有始建于西晋末年及东晋永和九年等说),后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庸、五代、宋、回鹘、西夏、元等时代连续修凿,历时千年,延续时间最长;现存石窟700余个,规模最大;雕塑3000余身,壁画4500余平方米,内容最丰富。窟内绘、塑佛像及佛典内容,为佛徒修行、观像、礼拜处所。敦煌石窟是融建筑、雕塑、壁画三者于一体立体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史的百科全书。
二、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
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 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
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 元代以后敦煌停止开窟,逐渐冷落荒废。
明嘉靖七年(1528年)封闭嘉峪关,使敦煌成为边塞游牧之地。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平定新疆,雍正元年(1723)在敦煌设沙州所,三年(1725)改沙州卫,并从甘肃各州移民敦煌屯田,重修沙州城。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发现了震惊世界的藏经洞。不幸的是,在晚清 *** 腐败无能、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藏经洞文物发现后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绝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国的众多公私收藏机构。
扩展资料:
能够了解许多历史状况和历史线索。 2、艺术价值 敦煌石窟营建的一千年历程,时值中国历中上两汉以后长期分裂割据,走向民族融合、南北统一,臻于大唐之鼎盛,又由颠峰而式微的重要发展时期。
3、科技价值 敦煌作为中西交通的枢纽,在壁画上不仅留下了商旅交往的活动情景,还留下了宝贵的交通工具的形象资料。他们有牛、马、驼、骡、驴、象、舟、船、车、轿、舆、辇等。
常用的交通工具车辆类型各异,牛车有“通幰牛车”、“偏幰牛车”、敞棚牛车,马车有驷车、骆车,还有骆驼车、童车、独轮车等。 百度百科-莫高窟。
三、莫高窟开凿的历史背景历史背景:敦煌石窟营建的一千年历程,时值中国历中上两汉以后长期分裂割据,走向民族融合、南北统一,臻于大唐之鼎盛,又由颠峰而式微的重要发展时期。
在此期间,正是中国艺术的程序、流派、门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也是佛教与佛教艺术传入后,建立和发展了中国的佛教理论与佛教宗派,佛教美术艺术成为中国美术艺术的重要门类,最终完成了中国化的时期。 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
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
另有一说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扩展资料:
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历经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周、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营造千年之久。 现在洞窟492个,其中珍存北凉至元各朝代绘制的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飞天4000余身,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
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莫高窟的彩塑多属佛教人物及其修行涅槃事迹的造像。
因为莫高窟的岩质疏松,无法进行雕刻,工匠们用的是泥塑。唐朝以前的泥塑在其它地方很少保存下来,因此莫高窟的大量彩塑更为珍贵难得。
另外还有民族传统神话题材及各种各样的装饰图案。从壁画中,可以看到各民族各阶层的各种社会活动,如帝王出行、农耕渔猎、冶铁酿酒、婚丧嫁娶、商旅往来、使者交会、弹琴奏乐、歌舞百戏……世间万象,林林总总。
在莫高窟各个时代的壁画中,有反映当时的一些生产劳动场面、社会生活场景、衣冠服饰制度、古代建筑造型以及音乐、舞蹈、杂技的画面,也记录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事宜,为研究4世纪到14世纪的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莫高窟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991年颁发“世界文化遗产”证书。
百度百科—莫高窟 (甘肃敦煌景点)。
四、莫高窟开凿的历史背景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号为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
莫高窟虽然在漫长的岁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袭和人为的破坏,至今保留有从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个朝代的洞492 个,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两千身,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若把壁画排列,能伸展3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个画廊。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着对敦煌艺术极感兴趣,不断进行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学科"敦煌学"。
五、敦煌壁画历史中国的敦煌和吐鲁番地区是四大世界古文化体系(中国、印度、希腊、 *** )的唯一汇集地。敦煌石窟,闻名于世,敦煌莫高窟是联合国公布的历史文化遗产。自魏晋至明,清,经过十几个世纪的努力,先后开凿了一千多个洞窟。在现存的492个窟中保留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近3,000尊,为我们留下了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的文化艺术宝库。1900年在敦煌17窟中发现4万余件敦煌遗书,时间为晋末到宋初,内容为佛教等宗教经典、经史子集等古书古写本、古织绣绢画,文字包括汉、藏、回鹘、于阗、龟兹、突厥、粟特和梵文等,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文物典籍重大发现,为研究我国和中亚,西亚以及印度次大陆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是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一个世纪来,敦煌石窟及敦煌遗书为国内外学者争相研究,形成一门新兴的学科(Dunhuangnology)。
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
六、敦煌莫高窟是什么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七、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洞窟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后经历代增修,今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是我国现存石窟艺术宝库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座。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而敦煌的盛名来自莫高窟。莫高窟是中国第一大石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簏的崖壁上,南北长约有1600米。
骑车去远了点,市内有旅游小巴去,10元包来回,让宾馆的服务员联系就行了。 路途不远,很快就到了莫高窟,周围都是戈壁荒漠,进入了莫高窟反而是绿树成荫,经过一个大牌坊,左边是一个飞天雕像,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
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总计4500余身。
其数量之多,可以说是全世界和中国佛教石窟寺庙中,保存飞天最多的石窟。 十六国时期,群雄逐鹿中原,战火四起,百姓流离失所,而河西成为相对稳定的地区。
中原大批硕学宿儒和百姓纷纷背井离乡,逃往河西避难,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尤其汉魏传入的佛教在敦煌空前兴盛。
敦煌是佛教东传的通道和门户,也是河西地区的佛教中心。河西各地的佛门弟子多来此地研习。
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乐尊和尚在三危山下的大泉河谷首开石窟供佛,莫高窟从此诞生了。之后,开窟造佛之举延续了千百年,创造了闻名于世的敦煌艺术。
北魏灭了北凉,统一了北方,占据了河西。这个时期,敦煌比较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佛教随之盛行。
北魏在莫高窟开凿洞窟13个。 隋朝的建立,结束了西晋以来三百余年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隋文帝收复河西时,相继平息了突厥、吐谷浑的侵扰,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与繁荣。隋文帝平定了南方割据政权后,将 一批南朝贵族连同其部族远徙敦煌充边,给敦煌带来了南方的文化和习俗。
这样,南北汉文化在敦煌融为一体,使敦煌的地方文化更加富有明显的特色。隋文帝崇信佛教,曾几次下诏各州建造舍利塔。
诏命远至敦煌。在最高统治者的提倡下,隋代虽存在了短短的37年,但在莫高窟开窟竟有77个,且规模宏大,壁画和彩塑技艺精湛,同时并存着南北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
唐朝初期,在河西设肃、瓜、沙三州。河西全部归唐所属。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唐太宗李世民一举铲除东西大道上以西突厥为主的障碍,确保了丝路之路的畅通。唐代的敦煌同全国一样,经济文化高度繁荣,佛教非常兴盛。
莫高窟开窟数量多达1000余窟,保存到现在的有232窟。壁画和塑像都达到异常高的艺术水平。
唐朝兴起的时候,我国西南部的吐蕃王朝日益强盛。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由鼎盛开始走向衰落,从此一蹶不振。
吐蕃乘虚进攻河西,攻陷了凉州、甘州、肃州、沙州等地,自此,吐蕃统治了全部河西长达70多年。吐蕃也信佛教,莫高窟中唐洞窟中保存了大量吐蕃时期的壁画艺术,藏经洞内保存了大量的吐蕃文经卷。
11世纪初,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开始兴起,逐步强大。公元1028年取胜甘肃回鹘,继而攻陷瓜州、沙州,称霸河西。
于1038年建立了西夏王朝。在西夏统治敦煌的一百多年间,由于重视经济发展,使敦煌保持着汉代以来民物富庶,与中原不殊的水平。
西夏统治者崇信佛教,不排斥汉文化,在文化艺术方面也有大的发展。至今,莫高窟和榆林窟保存着大量丰富而独特的西夏佛教艺术。
举世闻名的“敦煌遗书”即在西夏统治时期(公元1036年)封藏于莫高窟第17窟内。 1227年,蒙古大军灭西夏,攻克沙州等地,河西地区归元朝所有。
元朝远征西方,必经敦煌。当时瓜、沙二州屯兵济济,营寨栉比,屯垦农兵遍布党河、疏勒河流域。
敦煌一度呈现出经济文化繁荣的景象,和西域的贸易更加频繁。元朝统治者也崇信佛教。
莫高窟的开造得以延续。现存元代洞窟约10个。
自元朝以后,千里河西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彩。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修筑了嘉峪关明长城,重修了肃州城。
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明王朝下令闭锁嘉峪关,将关西平民迁徙关内,废弃了瓜、沙二州。此后二百年敦煌旷无建置,成为“风播楼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的荒漠之地了 ,所以说闭关锁国是注定必然失败的。
走到入口的小牌坊,虽然是小小的围栏,可管理很严,所有的摄影设备和会发光的东西都不可以带进去,因为怕强光会损害壁画的颜色,连每一窟的里面都是不装电灯而非常黑暗,靠的就是导游的手持电筒。如果实在想自己看清楚一点,入口有专门的电筒出租,一个个像矿工的头灯,很专业和方便。
门票已包含了导游费,这里的导游都是莫高窟自配的,穿装整齐划一,很 有专业水准和有学识,每十几个人就配一个导游。导游还有丽音,分中文、英文和日文版本。
我们跟的导游是一个小姑娘,好 像才刚20岁,虽然我们已经离开了新疆进入了中原,可能是这里的风沙大,眼睛都长得像新疆的姑娘,大大的眼睛和长长的睫毛,是我在中原看过最美的眼。
八、敦煌这个名字有何来历敦煌莫高窟被称为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这里不仅有庞大的洞窟 群,精美的彩塑,辉煌的壁画,还有数量惊人的佛教经卷。
1900年,被 外国人偷走的藏经洞文献,在当时便震撼了全世界。敦煌的文化源远流 长,是考古学家和文艺界研究的焦点。
翻开历史卷册,我们不难发现,随 着朝代的变迁,很多地理名称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变化,唯独敦煌,几乎没 有任何更改,这是为什么呢? “敦煌”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大宛列传》中。 据该书记载,张骞 出使西域,途径“敦煌”。
返回长安后,他向汉武帝讲述了出使途中的所 见所闻,便提到“敦煌”。张骞对它赞美有加,使汉武帝对此地生出几分 向往。
后来,西汉获得此地,便设立了敦煌郡。 敦煌位处西域的交通要道上,关于敦煌地名的由来,一直没有得出定 论。
有观点说,敦煌是汉武帝设郡而得名。比如,东汉应劭就说:“敦,大 也。
煌,盛也。”后人李吉甫补充说:“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顾以盛 名。”
显然,他们认为“敦煌”是汉朝命名的。但是,随着对文献研究的 加深和考古资料的不断出土,这个说法逐渐被否定。
据《史记》和《汉书》记载,“敦煌”一词在敦煌郡、敦煌县之前已 经出现,所以有学者认为,“敦煌”当是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证据是张 骞在写给汉武帝的奏折中,经常把“敦煌”、“祁连”连用。
“祁连”是少 数民族语言音译,而“敦煌”也应如此。 考古资料表明,敦煌原著居民为火烧沟人。
在战国至秦汉时期,敦煌 与祁连山之间住着塞种人、乌孙人和月氏人。后因月氏人强大而独占河西 水草丰美之地。
北方匈奴冒顿单于崛起后,击败月氏人,这里成了匈奴的 领地。因而,有学者认为“敦煌”是匈奴语的音译,但是匈奴对此并没有 文字记载。
还有学者认为,根据人们习惯将边疆地区的地名、族名取两个字简译 的习惯,认为“敦煌”是吐火罗的简译。《山海经?北山经》中所载吐火 罗的简译为“敦薨”,从而得出《史记?大宛列传》中的“敦煌”也是源 于这一族名。
有关“敦煌”来历,一直没有得出确切结论,但是学术界可以肯定的 是:“敦煌”是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
九、莫高窟的历史故事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大泉沟河床西岸,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
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印度传统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岩质不适雕刻。
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整个洞窟一般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把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
莫高窟是现存规模最庞大的“世界艺术宝库”。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艺术的特点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形制。
彩塑分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壁画类别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佛教史迹画、建筑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不同内容。
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自1900年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五万多卷宗教和世俗文书后,敦煌艺术震撼了整个世界,“敦煌学”已成为世界性的显学,可惜由于当时主持莫高窟的王道士愚昧无知。
这些宝藏几乎被悉数盗往国外。现在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下,由日本捐资。
由敦煌研究院承建了敦煌艺术陈列中心,仿制了部分原大洞窟,使游客在莫高窟的观赏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北朝时期洞窟中主像一般是释迦牟尼或弥勒,主像两侧多为二胁侍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萨。
塑像背部多与壁画相连。窟内顶部和四壁满绘壁画。
顶及上部多为天宫伎乐。下部为夜叉或装饰花纹。
中部壁画除千佛外,主要画佛传故事、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其中本生故事有割肉求鸽、舍身饲虎、九色鹿舍己救人等。
隋唐为莫高窟全盛时期。隋代百窟样式由北朝的中央塔式改为中心佛坛,组像同前。
唐出现一佛、二弟子、二天王或二力士的组合。塑像亦由早期的“瘦骨清秀”造型,重返“丰硕壮实”之貌。
窟中壁画主要是大场面的说法图和简单的经变图。莫高窟最大塑像皆塑于唐,第96窟大佛是莫高窟中最大的塑像。
唐代壁画是多种经变图,其规模极为宏伟,表现出天国的壮丽图景。石窟造像五代时已丧失生命力,宋代起步入衰退。
莫高窟的艺术是融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
扩展资料:
属莫高窟最早的连环故事画之一。早在释迦牟尼佛的前身,为尸毗王时,慈悲仁厚,广行菩萨道,唯求作佛。
帝释和毗首羯磨为试探尸毗王的慈悲与道心,就相约化成老鹰和鸽子。演出猎食逃命记。
鸽子躲入国王臂弯,老鹰疾飞猛追前来;国王表明救护一切众生的决心,老鹰抱怨道:“您渡一切众生,难道我不在一切众生之内吗?为何唯独不受您的悲悯而抢夺我的食物?” 国王说:“我曾发愿,若有众生前来投奔归附,必当保护。你需要什么食物?尽管说,我也一定满你的愿。”
老鹰毫不客气,直索“新杀热肉”国王深思,“这就难了,不杀生,如何取得呢?想我这身躯,老病死之后,转瞬间即腐败臭烂,既然老鹰要,就布施给它吧!”于是国王唤人拿刀,自己割下大腿肉给老鹰。不料老鹰竟然还要求:“我要你肉的重量与鸽子相当。
斤两可别骗我呀”国王又命左右拿来天平,让鸽子停在一端、另一端摆国王割下的身肉。奇怪的是,此时鸽子重量急遽增加,国王身肉相对变轻。
全身肉几乎割完了,还是小鸽子重。国王菩萨决心舍尽全身,以求与鸽子等重,于是奋力挣扎要爬上天平。
鲜血淋漓、颤抖摇晃的身躯,连老鹰看了也不忍。“大王,您这是何苦?鸽子还我就得了。”
国王坚持悲愿,以手攀爬秤子,不料一使力,肉尽筋断,失控摔跌在地,却再度起身上秤。其心坚定无悔,感得大地震动、枯树生华,天降香雨、天女歌赞此菩萨必当成佛。
国王便作誓愿,“我割肉血流,不嗔不恼,一心不闷以求佛道者,我身当即平复如故。”霎时,身体恢复完好如初。
人天见之,皆大悲喜。释迦牟尼佛于是圆满布施波罗密。
原来,白鸽是帝释天变的,老鹰是毗首翔摩变的。他们用这种方法来考验尸毗王对佛、对普度众生的坚定至诚。
莫高窟开凿的历史背景
莫高窟的景点历史: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后历经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西夏、元朝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游玩莫高窟可以了解一些景区内的注意事项
1.莫高窟里是不允许自己用手电筒照明的,就连手机灯也不能开,讲解员所用的电筒都是特制的冷光灯,不然会对壁画有影响。
2.阴雨天或者沙尘暴等恶劣天气时,洞窟是不开放的。
3.若游客夏日参观,最好带上遮阳设备和预防中暑的药。
敦煌莫高窟月芽泉介绍敦煌莫高窟介绍
莫高窟开凿的时间是前秦十六国时期,根据《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书中记载,曾经有位僧人经过这座山,猛然发现有一处金光闪耀,好像有几万个佛者,于是就在那处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后来又有一个名叫法良的禅师也来到这个地方建洞修禅,并把这开凿的洞窟叫做为“漠高窟”,因为这处洞窟在沙漠的高处才得此名的。后来又因为世人把“漠”与“莫”通用,所以便改名为莫高窟。
到了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们都非常推崇佛教,因此莫高窟的扩建得到很多王公贵族们的支持。
到了隋唐的时候,当时的丝绸之路非常繁荣,而莫高窟也得到了更高的兴盛,直到武则天时洞窟已经达到了千余个。但是安史之乱后,莫高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有逐渐衰落的趋势,在当时主要重新修葺被损坏的洞窟为主,得到扩建的极少。
元代以后敦煌莫高窟被停止扩建洞窟,逐渐冷落荒废。一直到了乾隆时期,乾隆将沙州改卫为敦煌县,敦煌经济开始恢复,莫高窟才又开始被人们注意,再次得到扩建。
敦煌莫高窟的由来
1.墩煌莫高窟介绍
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汇处。全市总面积3.12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1400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4.5%。它被沙漠戈壁包围着,所以被称为戈壁绿洲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始建于十六国先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的修建,形成了庞大的规模,有735个洞窟,壁画45000平方米,泥塑彩塑2415件。它是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场所。
2.敦煌莫高窟建筑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先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的建设,形成了庞大的规模,有735个洞窟,壁画45000平方米,泥塑彩塑2415件。它是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场所。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中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乐尊和尚路过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佛,于是在岩壁上掘开第一洞。此后,法亮禅师等人继续在此筑洞修行,名曰沙漠高穴,意思是沙漠中的高地。后世,因为莫和莫很常见,它们被重新命名为莫高窟。还有一种说法是:佛家说,建佛洞功德无量,不然是不可能也不可能的。莫高窟的意义就是说,没有比建造一个佛教洞穴更高的成就了。
北魏、西魏、北周时期,统治者信奉佛教,石窟建设得到贵族支持,发展迅速。
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加繁荣。武则天时期有一千多个洞穴是时候了。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被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到了北宋、西夏、元代,莫高窟逐渐衰落,只重修了以前的洞窟,很少有新的。
3.莫高窟敦煌介绍
莫高窟堪称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里面有6万多件经书、帛画、刺绣、铜像,记录了南北朝至宋元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它让我们有机会接近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文化,并钦佩古人的智慧。
一、历史价值:
敦煌石窟的建造及其历史过程,敦煌悠久的历史,当地有影响的氏族和姓氏,敦煌与周边民族和西域的关系,历史上都没有或很少记载。敦煌石窟中有数以千计的赞助人画像,其中一千多幅仍有头衔。能够了解许多历史情况和线索,有助于了解古代敦煌和河西走廊的佛教思想、教派、信仰和传播,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佛教中国化的进程等。
二、艺术价值:
敦煌石窟中的人物画、山水画、动物画、装饰画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并以大量自成体系为特征。都可以成为独立的人物画、山水画、动物画、装饰画的历史。特别是保存了中国宋代以前,也就是10世纪以前如此丰富的人物画、山水画、动物画、装饰图案的范例,这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是前所未有的。敦煌写本中还有乐谱等音乐资料。丰富的音乐图像资料展示了近千年来中国音乐文化的不断发展变化。它为研究中国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美国音乐史与中西音乐交流。
三、科技价值:敦煌作为中西交流的枢纽,不仅留下了商业和旅游交流的场景,还在壁画上留下了珍贵的车辆图像。独轮车、马具、马镫、马蹄钉等珍贵的影像资料。为世界交通做出了独特贡献的中国。还有隋代到西夏的造像画,以及佛、菩萨、弟子画在手上、桌上的玻璃器皿。有碗、杯、碗、瓶、盘,有透明的、浅蓝的、浅绿的、浅棕色的。形状、颜色和纹饰都显示出萨珊风格或罗马风格,说明这些玻璃器皿是从西亚进口的。壁画不仅反映了古代玻璃技术的特点,也反映了中西方之间的玻璃贸易。
4.墩煌莫高窟地理位置
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汇处。全市总面积3.12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1400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4.5%,四周是沙漠戈壁,故称戈壁绿洲。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始建于十六国先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的修建,形成了庞大的规模,有735个洞窟,壁画45000平方米,泥塑彩塑2415件。它是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场所。
5.墩_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经历了匈牙利、法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英国、印度、瑞典、韩国、意大利、德国等。
6.敦煌莫高窟洞窟介绍
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得知北区崖面现存洞穴248个,其中243个为新编号洞穴。加上南区的487个洞窟,莫高窟现存洞窟总数增加到735个,基本恢复了洞穴中的一千多个壁龛在唐代碑铭中。
7.敦煌莫高窟的资料
莫高窟就是没有比它更高的地方了。莫高窟海拔1300多米,就在这大漠戈壁。沙漠里没有比他更高的地方了,所以叫莫高窟,这个莫高窟就是这么命名的。它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沙漠敦煌。说到莫高窟,人们自然会想到东方的飞天和卢浮宫。石窟开凿在敦煌鸣沙山东麓的悬崖上,正面对党泉,东面是祁连山支脉三维山。南北总长1680米。
当前位置莫高窟建于十六世纪。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中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乐尊和尚经过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佛,于是在岩壁上掘开第一洞。此后,法亮禅师等人继续在此筑洞修行,名曰沙漠高穴,意思是沙漠中的高地。后世,因为莫和莫很常见,它们被重新命名为莫高窟。还有一种说法是:佛家说,建佛洞功德无量,不然是不可能也不可能的。莫高窟的意义就是说,没有比建造一个佛教洞穴更高的成就了。
北魏、西魏、北周时期,统治者信奉佛教,石窟建设得到贵族支持,发展迅速。
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加繁荣。武则天时期有一千多个洞穴是时候了。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被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到了北宋、西夏、元代,莫高窟逐渐衰落,只重修了以前的洞窟,很少有新的。
元朝以后,敦煌停止开窟,逐渐荒芜。明朝嘉靖七年(1528年),嘉峪关关闭,敦煌成为边塞游牧之地。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新疆被平定;公元元年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震惊世界的藏经洞被发现。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败无能和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藏经洞舍利发现后不久,英国斯坦、法人伯希和、日本醉鬼立花、俄罗斯欧登堡等西方探险家相继来到敦煌,以不正当手段从道士王手中骗取大量藏经洞舍利,造成藏经洞舍利被劫掠一空,其中大部分舍利不幸流散藏于英、法、俄、日等地。
8.莫煌高窟的历史
敦煌莫高窟第一窟:从佛有司门的故事可断,老弱病残。
敦煌莫高窟宏伟的建筑、精美的雕塑、飘逸的飞天、弹跳的琵琶,无不令人神往,叹为观止。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神秘的洞穴,欣赏和品味这个大型艺术宝库。
敦煌莫高窟的历史
敦煌莫高窟是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的一处石窟艺术宝库,其由来可追溯到公元366年前后。莫高窟的创造和发展,主要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繁荣有关。公元4世纪中叶,敦煌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吸引了来自中亚、西域和中原地区的人们。佛教在这一时期进入中国,也随着丝绸之路传入敦煌。由于地处偏远,敦煌成为佛教文化在中国的重要传播中心之一。莫高窟最早是由一位名叫妙法融的僧人开始开凿的,他和一些信徒在敦煌的千佛山创造了一些简陋的石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僧人和艺术家来到莫高窟,逐渐形成了庞大的石窟艺术群。这些石窟以雕刻和壁画为主要形式,展示了佛教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事件以及社会生活的场景。莫高窟的兴盛与衰落与历史背景和政治经济环境密切相关。随着唐朝的衰落和安史之乱的爆发,敦煌逐渐沦为边疆地区,莫高窟的建设逐渐停滞。到了10世纪,莫高窟已经不再是重要的佛教活动中心,渐渐被人遗忘。直到20世纪初,一位名叫王圣谟的敦煌学者重新发现了这一宝库,并开始进行保护和研究工作。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
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
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
元代以后敦煌停止开窟,逐渐冷落荒废。
明嘉靖七年(1528年)封闭嘉峪关,使敦煌成为边塞游牧之地。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平定新疆,雍正元年(1723)在敦煌设沙州所,三年(1725)改沙州卫,并从甘肃各州移民敦煌屯田,重修沙州城。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发现了震惊世界的藏经洞。
不幸的是,在晚清 *** 腐败无能、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藏经洞文物发现后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绝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国的众多公私收藏机构。
扩展资料:
敦煌莫高窟的主要价值:
1、历史价值
敦煌石窟营造及其历史过程,敦煌的悠久历史,当地有影响的世族与大姓,以及敦煌同周围民族与西域的关系,在历史中没有或很少记载。
敦煌石窟有成千上万个供养人画像,其中有一千多条还保存题名结衔。
能够了解许多历史状况和历史线索。
2、艺术价值
敦煌石窟营建的一千年历程,时值中国历中上两汉以后长期分裂割据,走向民族融合、南北统一,臻于大唐之鼎盛,又由颠峰而式微的重要发展时期。
3、科技价值
敦煌作为中西交通的枢纽,在壁画上不仅留下了商旅交往的活动情景,还留下了宝贵的交通工具的形象资料。
他们有牛、马、驼、骡、驴、象、舟、船、车、轿、舆、辇等。
常用的交通工具车辆类型各异,牛车有“通幰牛车”、“偏幰牛车”、敞棚牛车,马车有驷车、骆车,还有骆驼车、童车、独轮车等。
好了,今天我们就此结束对“敦煌莫高窟历史背景”的讲解。希望您已经对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