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评价蒋介石
接下来,我将会为大家提供一些有关希特勒评价蒋介石的知识和见解,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让大家对此有更深入的了解。下面,我们开始探讨一下希特勒评价蒋介石的话题。
1.希特勒的详细资料?
2.二战各国元首PK打架谁刚厉害。
3.希特勒对日本人有什么看法?
4.希特勒是好人是坏人,给我个充分的理由
5.你对希特勒的评价怎么样?
希特勒的详细资料?
阿道夫·希特勒阿道夫·希特勒,奥地利裔德国政治人物,1921年成为纳粹党党魁,1933年被任命为德国总理;1934年成为德国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兼任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他被公认为是二战的主要发动者。
中文名: 阿道夫·希特勒
外文名: Adolf Hitler
国籍: 德国
出生地: 奥地利
出生日期: 1889年4月20日
逝世日期: 1945年4月30日
职业: 德国元首
信仰: 种族主义,天主教
主要成就: 出任德国总理
代表作品: 《我的奋斗》
重要事件: 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个人简介
希特勒是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德文:Nationalsozialismus)即国社党(缩写音译为:纳粹党(德文:Nazi,即Nationalsozialismus的缩写)的主席和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和头号战犯。世界近代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人物。著名的演讲家、政治家和冒险的军事家、心理学家、画家。
独特的身世
1889年4月20日晚上6点半,在流经奥地利和德国巴伐利亚边境的莱茵河河畔奥方的布劳瑙小镇的一 孩童时代的希特勒家名叫波默的小客栈里,一个名叫克拉拉的年轻妇女生下了一个男婴。由于克拉拉前面生的三个孩子都早早夭折了,所以她对这个儿子就特别疼爱。这个男孩就是阿道夫·希特勒。阿道夫的父亲阿洛伊斯是布劳瑙边境小镇的海关官员,是一个42岁的农妇和流浪磨工的私生子。阿道夫的母亲是其叔父的外孙女。阿洛伊斯结婚时,已经48岁,新娘刚25岁,这是阿洛伊斯第三次结婚。此前他有过两次不幸的婚姻。阿道夫是他此次婚姻的第四个孩子。也可能是这种在世人看来极为奇特的身世来历和血缘关系,造就了希特勒的与众不同的气质和性格。家庭暴力导致了他的残暴。
幻想的年轻人
阿道夫·希特勒3岁那年,他们一家随父亲搬往德国巴伐利亚的帕骚市,他父亲要在那里管理一个属于奥地利的海关,在这个德国城市里的生活以及与德国儿童们的共同玩耍,给希特勒留下了终生不泯的影响,他一生都操着帕骚时期学会的那种巴伐利亚南部的口音。 1895年,希特勒6岁,他父亲被调往林茨任职,全家又搬回奥地利。小阿道夫·希特勒经常成了他爸爸的“出气筒”。 1896年,7岁的阿道夫·希特勒随父亲搬往拉姆巴赫小城居住。在新学校的学习,希特勒是个佼佼者。但希特勒的父亲很快又对这里的生活感到厌倦了,这时,他发现自己有绘画天赋。于是他转而幻想将来成为一名“艺术家”。但他父亲却坚决要儿子成为和他一样的公务员。希特勒四年制小学毕业后,决定送他到林茨市的六年制中学就读。但希特勒到了这所学校后,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最后终因 数学和自然考试不及格而留级。1903年1月,希特勒的父亲在早晨散步时中风而死。
初到维也纳
1906年,希特勒过完17岁的生日之后,带着他母亲和亲戚们给他的钱,去他早就向往的维也纳住两个月。维也纳这座金碧辉煌的巴罗克式的奥匈帝国帝都 希特勒在维也那令希特勒神迷目眩。他成天在街头闲逛,兴奋地瞻仰环城公路附近的宏伟建筑,在博物馆、歌剧院、剧场中所看到的景象,使他眼花缭乱、如醉如痴。至少在此刻他已深信不疑,要想在艺术上有所建树的话,就必须在维也纳求学。于是他千方劝说母亲同意他到维也纳的艺术学院去就读。1907年夏,母亲终于同意他带着从父亲的遗产中提取的可以在维也纳生活一年的700克朗,来到维也纳参加入学考试,以圆他那做画家的梦,他共参加了2次考试。可没有通过. (放大)希特勒只有四年制他没有给家中写信,也没有回家,而是独自留在维也纳,闭门谢客,埋头读书,听听歌剧或在大街上茫然无主地游逛。直到10月底,他才返回林茨。这时身患乳癌的母亲克拉拉已气息奄奄。12月21日,他母亲终告不治,离开人世。 母亲死后,希特勒面临着想办法谋生的问题。他虽完全独立了,但他并无一技之长,又一向轻视体力劳动,从来没想靠自己的力量赚一分钱。然而他并不气馁,仍信心十足,他向亲戚告别,宣布他若不得志,决不回乡。
维也纳的流浪汉
1908年2月,希特勒重新回到了维也纳。当时的维也纳是哈布斯堡王朝行将覆灭之前回光返照下的灿烂帝国。但也有住贫民窟、穿破衣服、营养不良的穷人。这时的希特勒开始变得富于批判精神和反抗精神,他常常为世道的不公和豪门贵戚们所榨取的不义之财而感到愤愤不平。到维也纳之后,希特勒根本不去想方设法进建筑系,也不想学什么手艺,或者从事任何正常的职业,相反他倒宁愿干些零活——扫雪、拍打地毯、在车站扛行李。第一年,他主要就靠父亲的那点遗产和每月25克朗的孤儿补助金生活,到1909年,父亲的遗产用完了,只还有每月25克朗的孤儿费,他完全成了一个流浪汉,夜晚宿在公园的长椅子上或随便哪家的大门门洞里,白天在小酒肆和候车室中以廉价食品充饥。 1909年圣诞节前夕,穷愁潦倒的希特勒把自己的最后一些冬服悉数典当,失魂落魄地进入了一个流浪汉收容所。但不久,希特勒在一位朋友的鼓动下,搬进一个廉价的单身汉公寓,靠自己的本事挣钱糊口。他每天呆在房间里画他的明信片,由他的这位朋友去兜售,销路竟然十分理想。他还画一些大的水彩画让朋友去兜售,销售情况也不错。他就靠画这些画赚来的钱和还可继续领取的孤儿费,过上了吃住不愁的生活。但没过多久,这位一直热衷于政治的“画家”就把单身汉公寓里的阅览室变成了一个政治俱乐部。希特勒向那些聚在此处的房客中的“上流人士”和市民阶层中的失意者高谈阔论。他按其需要,热忱地维护一切他所赞同的社会口号和政治口号,激烈地抨击那些造成他失败的社会口号和政治口号,对自己周围纷乱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简单化的解释。在这期间,希特勒经常阅读大肆鼓吹极端国家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反犹主义的小册子。希特勒还注意观察奥地利各政党的活动,他特别注意阅读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报刊,分析该党***的演讲,总结经验,他在反复琢磨后,终于得出结论:政党必须与群众运动结合,必须掌握在群众中进行宣传的艺术,否则将一事无成。
二战各国元首PK打架谁刚厉害。
希特勒对于他们的定位是被利用者,在元首的世界观之中,日耳曼人是最高等级的,而日本则是处于下一阶级,属于可以利用来为自己服务的次等民族。在他的书我的奋斗里面就很清楚的表达了这个想法,日本是一个劣等民族,但是可以利用他们的执着为德国效力。说一个题外话吧,超模吉吉曾经因为手拿佛像模仿眯眼而被华人严重抵制。很多人不是很了解她这一举动所表达的亚洲人的种族歧视,其实早在希特勒之前,白种人凌驾于黄种人和黑种人的观念就已经根深蒂固,当年德皇威廉二世就曾经命画师作画一张,主题是大天使米迦勒混战佛祖,这也是他们固有的一种人种优越感。
希特勒把世界各个民族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创造者,第二类是传播者,第三类是破坏者。日本人则是希特勒挑选出来的第二类传播者。他对日本的欣赏完全源自于日本曾经打败过俄国,在他看来比他低级的打败了斯拉夫民族,就可以证明斯拉夫民族有多么得劣等。
希特勒肯定日本的现代化和科技化,不过这是基于日本人所有的现代化成果都是来自于雅利安人。他觉得日本人就是寄生于雅利安人文化之上的,如果没有了雅利安人,日本会迅速呈现颓败之势。
纳粹宣传部长戈倍尔曾经在珍珠港事件之后发出评论,说明希特勒对于日本是非常敬佩的。但是因为珍珠港事件之后,黄种人压倒白种人展现出了战略优势,希特勒感觉到十分?伤怀?。一方面希特勒觉得美国是杂种人,能被日本人背地里下了狠招十分高兴。一方面他得知日本人能将英帝国在东南亚的大军严重挫败感觉到不舒服。在希特勒心中,英国的地位非常之高,他觉得英帝国是雅利安人的优秀代表,被黄种人轻易击溃实在接受不了。
日本和德国的合作完全是相互利用,因为在种族问题上两者是互相蔑视的。日本人对德国对他们所表现出的明显的种族歧视非常不满,纳粹将日本人归为有色人种、非雅利安人种,并且在实际行为上非常排斥日本人或者是带有日本血统的德国人。
纳粹对于精英层的婚姻有着严格的限制,如果他们想要和非雅利安人通婚,首先必须向希特勒提出申请。而德国和日本的混血儿也受到当时社会的严重歧视,比如德国科学家奥托?乌尔班,他是德国和日本的混血,也是因为种族歧视,他被开除了公职。
希特勒对日本人有什么看法?
罗斯福:小儿麻痹,起不来,忽略~~
希特勒:一战怎么也当过兵,有一定的能力,打架吃亏倒不会。
丘吉尔:体型优势。装甲厚。。。有力气。
墨索里尼:跟希特勒差不多,但是意大利人天生就不会打架。。。
东条英机:武士道,意志上的优势,力气不如西方人。基因不好。。。
斯大林:身高方面有优势,跟墨索里尼希特勒差不多。
蒋介石:没力气,没意志。。。没体型
厉害程度从大到小排列
丘吉尔,希特勒=斯大林,墨索里尼,东条英机,蒋介石,罗斯福
希特勒是好人是坏人,给我个充分的理由
希特勒对日本人的认识有:
一方面,他自称喜欢日本人,禁止德国讨论南京大屠杀。
另一方面,他认为日本人屠杀用刀砍、油烧、活埋、剥皮等等方法,太血淋淋了且过于简单野蛮;认为日本人没有文明修养,随意破坏古迹,从不注意保护以前的古文化遗址;认为日本人令人羞耻,因为他们随意强奸中国妇女。
扩展资料:
希特勒对于种族的等级有着很多的定义,而希特勒所在的日耳曼人就是最高一等级,也就是创造者民族。
在希特勒的一本书《我的奋斗》里面,有关于希特勒对于日本的评价,在这本书中曾经写道,日本是一个缺乏想象力的劣等民族,不过我们可以利用他们,利用他们的执着为德国服务。
德国人拉贝在南京大屠杀前后,一直努力为制止日军屠杀奔走呼吁,多次写信给纳粹德国首领希特勒,寄希望于希特勒能阻止日本,但是希特勒无动于衷,事后还下令禁止德国讨论南京大屠杀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指日本人)会和英美作对,所以我喜欢他们。”
你对希特勒的评价怎么样?
哪有那么简单!!
1889年4月20日晚上6点半,在流经奥地利和德国巴伐利亚边境的莱茵河河畔奥方的布劳瑙小镇的一家名叫波默的小客栈里,一个名叫克拉拉的年轻妇女生下了一个男婴。由于克拉拉前面生的三个孩子都早早夭折了,所以她对这个儿子就特别疼爱。这个男孩就是阿道夫·希特勒。阿道夫的父亲阿洛伊斯是布劳瑙边境小镇的海关官员,是一个42岁的农妇和流浪磨工的私生子。阿道夫的母亲是其叔父的外孙女。阿洛伊斯结婚时,已经48岁,新娘刚25岁,这是阿洛伊斯第三次结婚。此前他有过两次不幸的婚姻。阿道夫是他此次婚姻的第四个孩子。也可能是这种在世人看来极为奇特的身世来历和血缘关系,造就了希特勒的与众不同的气质和性格。家庭暴力导致了他的残暴。
希特勒,要对他抽象分析。比如他在政治,宗教,文化艺术,哲学等领域的观点。
他的思想有他个人经历因素,还有十分值得研究的社会因素!(**《浪潮》)
你看看《我的奋斗》,再看看见过希特勒的人的回忆录,再看看多种传记。
有太多的人对他的看法纯属是偏见,希特勒思想与现代人的思想并不遥远。
他在一些领域内是好人,但在有些领域内是坏人。
希特勒推崇种族灭绝政策,杀人无数,罪恶之极。
希特勒重视环境保护,是个环保主义者。
希特勒的原始性别也许是女性(根据最新研究)
希特勒心理出了问题。
希特勒爱好艺术,艺术修养不低。
希特勒演讲富有激情,不想现在的老大们的演讲,装腔作势,虚情假意。
希特勒爱女人,对女人比较尊重。
希特勒对一些人慈爱有加,对一些人残酷无比。
希特勒把艺术,宗教,政治,军事,占星术融为一体。
希特勒敬仰历代先哲,热爱中世纪建筑艺术,不喜欢现代化人文气息淡薄的都市。
希特勒企图用罪恶的手段达到美好的目的,这绝不是他的首创。
希特勒,万岁。(理智的说)
......
希特勒,他属于过去,
希特勒,他属于现在,
希特勒,你也属于将来……
希特勒是人类的罪人,全世界人民都恨他。但如果你认真看过历史,你就会说,所有国家的人都可以骂希特勒,唯有中国人应保持冷静。因为二战期间,希特勒骂所有国家都是劣等民族,唯有称赞中华民族是优秀民族。
在对日本和中国的立场上,希特勒也曾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度,对日本极为鄙视,而对中国却极为尊重。这里面,既有国家历史背景因素,也有希特勒个人因素。
希特勒早年在维也纳闯荡时,生活穷困潦倒,没有人愿意帮他,而一个中国家庭却无私地帮助他,这让他终身难忘。这个中国家庭没指望有什么回报,但希特勒内心却深深地感恩中国。
希特勒成为德国元首之后,德国、英法、美国等大兴种族歧视,有色人种被排斥到社会最底层。在提到中国人时,希特勒说:“中国人是特殊的、不同一般的有色人种,理应享受更多的权利。”在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上,希特勒为中国代表团承担了全部费用。
蒋纬国和他的德国班主任
希特勒最喜欢喝中国茶叶,他身边的人都知道。为此英国情报机构曾策划用剧毒放入极品中国茶叶中暗杀希特勒,但没有成功。在给一些一些重要将领的信笺中,希特勒曾提出了“二分天下”的设想。即以巴卡斯坦为界,西方为德意志第三帝国领土,东方为中华民国领土,全世界由德国和中国共同管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暴发后,希特勒迫于意大利的压力,不情愿地与日本结盟。但在他心里,对日本是极为至鄙视的。他觉得,日本一个弹丸小国掀不起大浪,几个小矮子更统一不了东亚。在美因茨军事基地视察时,希特勒曾对自己的秘书长阿姆施太朗说:“和这种国家结盟简直是耻辱,他们只会在海边打渔。”
日本侵略中国,希特勒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日本的做法非常愚蠢,就像一条蛇攻击大象,迟早会被大象踩死。因此,日本侵华后,希特勒三次调停,但日本不听劝告,希特勒只好作罢。
在在整个二战期间,希特勒基本上是站在中国一边,从1937年到1941年,希特勒的德国政府曾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一直到1941年德苏爆发大战后才中断。特别是日军攻陷南京后,希特勒秘密支援国民党政府军一大批德制武器,其中包括坦克和重型火炮。
孔祥熙和希特勒合影
而对于日本,希特勒则由当初鄙视升级为后来的痛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白热化的时候,日本突然不自量力地偷袭美国珍珠港,更让希特勒对日本鄙视上升为愤怒,他认为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最愚蠢的行为,大骂“日本是没吃饱铁笨牛”。希特勒最不希望美国参战,而日本之举正好打破了希特勒的美梦,使二战加速结束,也使纳粹德国加速了灭亡。而德国纳粹德国灭亡后,日本也跟着完蛋了,这也是希特勒早已料到的。他是被日本送进了鬼门关,估计在地狱里还得和东条英机大战呢!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些有关“希特勒评价蒋介石”的信息。在今天的讨论中,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主题。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